近日來,由西安交通大學牽頭的“高端制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”進入國家“2011協同創新中心”名單,實現陜西零的突破。其聯合了浙江大學、大連理工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3所高校以及秦川機床、洛陽軸研科技、沈陽機床、大連機床、昆明機床、北京工研精機、華中數控7家國內骨干企業的“高端制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”,肩負著引領行業發展,支撐我國高端機床產業核心技術和創新技術的研發與轉移高地,形成匯聚高端機床人才和培養領軍人才的基地,使我國的高端制造裝備躋身國際先進水平的重任。
高端制造業需要高端裝備支撐
高端機床是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“利器”,但我國機床裝備行業長期以仿制和跟蹤為主,低端過剩、高端缺位,受制于人。于2009年,由西安交通大學牽頭的“高端制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”,依據“國家急需,世界一流、制度先進、貢獻突出”的精神,應運而生。
我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家、中心主任盧秉恒院士很是感慨,“我們是制造大國,機床無論是產值還是產量都是世界第一,但大多處于低端,高端機床國外對我們是嚴格禁運的。成立協同中心就是要在核心技術上突破,為我國向制造業強國‘第一方陣’邁進作貢獻。”
協同中心成立幾年來,成效令交大人欣喜,也讓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益處。秦川機床工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田沙給記者講了一個事例,中核公司需要一個規格2米多的螺旋傘齒輪,國內找不到,國外不賣給我們。秦川就和西安交大聯合攻關,開發出了完全合格的產品,中核集團幾個退休的資深老領導專程趕到現場參觀。
有協有創是戰斗堡壘
“創而不協,是散兵游勇;協而不創,是烏合之眾;有協有創,是戰斗堡壘。”協同中心副主任陳雪峰教授如是說。
西安交大的機械學科和秦川合作幾十年,但早期雙方合作更多是點與線上的合作,協同創新中心的建立使雙方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這種合作模式讓遇到技術瓶頸的秦川機床受益匪淺。目前,西安交大至少有三個團隊在重點解決秦川數控機床機電耦合、機床振動等一系列技術難題,使機床的加工精度、機床的穩定性、機床的加工效率大幅提高。
田沙很感慨:“我們和交大合作,核心是秦川內部的發展需求和西安交大走在一起,西安交大的團隊非常了解秦川的技術短板,秦川也非常熟悉了解西安交大的技術優勢。秦川機床戰略發展規劃要請交大的教授專家,交大的學科發展規劃也請企業的高工參加。”
創新驅動打造制造業高地
在世界制造裝備領域擁有領頭羊地位的德國,不久前提出了工業4.0的概念,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。
“這次我們不能再掉隊了!”協同創新團隊的組建以國家重大需求任務為牽引,每個團隊由1名特聘教授負責、配備3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人才、6名工程技術人員和博士后,以及國際訪問學者、碩士博士研究生,這種“1+3+6+n”科研創新模式,將國家的戰略需求、企業的經濟效益、高校的學科建設融為一體
。
從2009年開始籌建至今,協同創新中心聚焦高速、精密、3D打印、兩機工程等高端制造裝備,完成和凝練了一批重大任務。研發了2.5m齒輪高速高效加工裝備,打破了禁運和壟斷,獲得國際博覽會金獎;研制了神光計劃非球面鏡加工裝備、神舟飛船與嫦娥對接機構加工精密機床;3D打印裝備用戶已達400多家。
突破各自為戰壁壘,解決科技經濟兩張皮。隨著協同創新中心在機制和體制上不斷完善,企業和高校之間不僅從“人才引進”升級到“交叉兼職”,更從“技術合作”升級到“資本合作”。這種水乳交融的合作,能夠為國家重大需求,為陜西發展做些“大事情”。